香港夢
一直對蔡素玉的印象都不太好。這幾天搭巴士看到一個關於她的訪問,對她有一點點改觀(但我依然堅持她不是一位有政治智慧的議員)。
蔡素玉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小時候從內地來港,生活有了些改善。當她仍住在鄉間時,她吃的只是稀粥。來港後數月,第一次嘗到一塊肉的感動,到現在仍暖在心頭。當時她入讀福建小學,憑著個人努力,升讀英華書院及香港大學。後來更加參與地區服務及擔任立法會議員。她說,如果她沒有來香港,她的一生將會徹低改變。她可能會跟其他鄉村婦女一樣,每天都會擔心家裡的母雞可有生蛋,跟丈夫為瑣事爭吵,為兒女的健康操心。
名人的成名史總教我們津津樂道:穿膠花的李嘉誠、在孤兒院長大的張瑪莉、住公共屋村的曾蔭權。
這些都是我們回憶中的香港奇蹟。
曾幾何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香港夢。我們都以為不論我們的出身或家庭背景如何,只要靠著個人才幹,我們就會在這片彈丸之地成功。但不知何時,我們創造的奇蹟越來越少。
現時香港有三十三萬兒童活在貧窮線以下。先莫論香港的社福制度,一直以才幹論英雄的教育制度已暗地裡為這班孩童設下不少障礙。
七十年代末,香港投進不少資源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教育開始普及化。家境清貧的學生也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憑自己的實力考進自己喜歡的學校。而這班勤奮出色的學生(無論是生於富裕或貧困家庭),亦為學校建立了名聲及地位。那班名人校友自然成為學校的招牌。如今這些由公共資源及學生努力建立的名聲已成為那些傳統名校貴族化的籌碼。
近年越來越多傳統名校(例如聖保羅男女中學、聖保羅書院、德望學校、拔萃男書院等)轉為直資中學,還跟其直屬或聯繫小學甚至幼稚園接龍。如果要入讀那些傳統名牌中學,就先要入讀中學的直屬小學。而要入讀那些直屬/聯繫小學,不但要繳付高昂的學費,學生還需要多才多藝。學校還會要求學生的家長「投入」及「共同參與」學生的學習。雖然那些學校有提供助學金予經濟環境較差的學生,但試問一個活於貧窮線以下的兒童,何以符合那些「名校」的入學標準?即使他們是資優兒童,也無法踏入這些學校的門檻。
老實說,我的家長從來都沒有「投入」及「共同參與」我的學習。讀書、選科及擇業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我也很少向他們提及學校的事。其實低收入家庭的家長大多為口奔馳,很難全心全意關顧子女的學業。相信少年蔡素玉及曾蔭權也未能在這個世代考入這些「傳統名校」。
我並非要抹殺這些學校及教師所付出的努力。但是,這些學校可曾想過其辦學的目的?可有想過學校對社會的責任?可知道教育對下一代的重要性?
早陣子保良局教育事務部也蘊釀將保良局屬下學校全面轉為直資學校,後來因為遭到教師強烈反對才暫時擱置計劃。這實在是一個笑話,亦是一個悲劇。作為一個以香港為本的慈善及辦學團體,一方面打著「保赤安良」的旗號,另一方面將教育變得越來越商品化、越來越昂貴。那些高層可會記得保良局成立的目的是幫助弱勢社群,讓家境不富裕的學生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我是保良局屬校的舊生。我在公共屋村長大,在屋村中學接受教育。我一直都很慶幸自己能夠接受優良教育。(當然,對於田鴨式及考試為本的制度,我依然感到不滿。)坦白說,我也曾為我的母校帶來一點點微弱的光芒。我希望我們每位舊生為母校帶來的一點點光芒,會繼續照耀大興村,為每一個區內孩子帶來一點點的希望。
我一直深信知識就是力量。教育可以帶我們走出貧困、為我們帶來希望。但當教育開始貴族化、開始以金錢作為資源分配的準則時,我們永遠不能幫孩子脫貧;貧窮亦會變成世襲。
我不是吹捧傳統名校、認為只有它們才能提供優質教育。我更加不是指富裕家庭成長的孩子智慧不及貧困兒童。只是看見現時整個教育景況多少有點唏噓。
對於我來說,為孩子提供平等機會發展,讓他們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才能幫助他們由一個社會階級上移至另一階級。
如今這個世代,我們還能夠創造多少個蔡素玉的奇蹟?還能成就多少個香港夢?
2 Comments:
仲有去外國留學呢,如果唔係富裕人家/公務員既話,普通市民好難一年俾十幾萬供到個仔女去外國讀書,如果要讀中學同大學,10年既話要百幾萬。可以圓留學夢既,從來都係有錢人既專利,至少呢個係我諗法。
而家已經冇左公平競爭呢回事。
鄙人是保良局某小學的職員,工作需要蒐集香港七十年代發生的大事,在搜尋器上找到閣下的網絡日志《香港夢》,讀之,覺作者乃具良好心智,及社會良心之人,祈能結識閣下。有此緣份,望君ADD MY MSN:fwhychan@hotmail.com
Post a Comment
<< Home